2024 年 6 月 8 日是第十六个“世界海洋日”和第十七个“全国海洋宣传日”,活动主题是“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了提高社会公众对海洋的认识和保护意识,拓宽对海洋系统的了解,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口海洋地质调查中心(以下简称“海口中心”)与海南省海洋厅、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海南高校联盟等多家涉海单位在海口市秀英港举办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益智增闻的海洋专场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的参与。
在活动现场,首先开始的是船舶开放参观环节。海南省公务执法船(中国海监2166)与近期刚刚落户海南的“明星”船舶“海洋地质二十六号”海岛(礁)综合地质调查船整齐地停靠在秀英港码头,向公众开放。市民们怀着兴奋和好奇的心情,登上船舶,近距离观察船舶的结构和设备,了解船舶、设备的运作原理和航海知识。“海洋地质二十六号”调查船的船员们热情地为大家讲解船舶的各种功能和特点,让人们对海洋地质与如何开展海洋地质调查工作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孩子们更是兴奋不已,他们在船上跑来跑去,探索着每一个角落,眼中充满了对海洋地质科学的向往和憧憬。船员们则守护在船舶的角角落落,确保参观市民的安全。
在活动现场的另一边,海洋基础地质知识系列展板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目光。一幅幅生动形象的展板详细介绍了海洋的地质结构、海洋地貌、海洋矿产资源等基础知识。海口中心的工作人员耐心地为市民们讲解每一个知识点,解答他们的疑问。通过这些展板,人们对海洋地质的复杂性和独特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许多市民表示,这些知识让他们对海洋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也激发了他们进一步探索海洋科学的兴趣。
紧接着,增殖放流活动也拉开帷幕。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参与者们有序地拿起装有鱼苗的水桶,将一条条鱼苗放归大海。这些鱼苗将带着大家美好的期望在海洋中茁壮成长,为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做出贡献。增殖放流活动不仅是对海洋生物资源的补充和保护,更是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一种积极修复。参与放流的市民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他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也将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积极地支持和参与海洋保护行动。
除了以上主要活动外,现场还设置了海洋主题的科普讲座、互动游戏等环节。科普讲座深入探讨了海洋面临的各种挑战和问题,以及我们应该采取的保护措施。互动游戏让参与者在欢乐中学习海洋知识,增强了对海洋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海洋是地球的生命之源,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空间,还对全球气候和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海洋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海洋污染、过度捕捞、海洋酸化等,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通过这次活动,海口中心希望能够唤起更多人对海洋以及海洋地质的关注和热爱,让大家意识到保护海洋是一件“刻不容缓”的急事、大事,呼吁每个人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参与到海洋保护行动中来。例如,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避免向海洋排放污水和垃圾以及积极探索、掌握、利用海洋地质知识等。
保护海洋不止今天,相信通过今天这些有意义的活动,能进一步推动海洋保护事业的发展,让更多的人投身到海洋保护的行动中,关注海洋、保护海洋,为建设美丽海洋、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作者:李博群 郭 润
摄影:郭 润